![]() |
|
綠意盎然,產道縱橫、花繁錦簇……眼下,正值馬鈴薯夏季田間管護的關鍵時期,走進漳縣馬泉鄉駱家溝村的馬鈴薯示范基地,村民正忙著給馬鈴薯除草,一壟壟長勢良好的馬鈴薯花競相綻放,白色花朵從植株間冒出,在風中搖曳起舞,與莖葉相互映襯,淡雅別致,預示著今年的馬鈴薯即將豐收。
面對馬鈴薯良好的生長態勢,種植戶蔣應平喜上眉梢,他撫摸著茁壯成長的馬鈴薯,不禁開心地說道:“今年我種了馬鈴薯20畝,政府每畝補貼300元,引進的種子是青薯15號,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,現在這些馬鈴薯都長得特別好,我們增收致富越來越有奔頭了。”
2024年2月12日,在駱家溝村的一次政協議事會上,網格員蔣應平反映,在日常巡察中,發現駱家溝村陽山社后山土地閑置未合理利用。得知情況后,鄉黨委、鄉政府立即組織走訪調研,發現陽山社后山區的土質疏松,土層深厚,日照時間長,晝夜溫差大,特別適合馬鈴薯的種植。隨后,立即組織召開協商種植馬鈴薯座談會廣泛征集民意,并組織村書記帶領群眾外出考察學習,成功引進優質馬鈴薯種子青薯9號和青薯15號進行種植。同時引進馬鈴薯原原種隴薯12號、18號、20號、22號等9個品種進行試種。
鄉村興,產業旺,農民富。今年來,該縣馬泉鄉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增加農民收入、助推鄉村振興的根本舉措,深入開展調查研究,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同步推進新路子,采取“村集體+種植大戶+農戶”的發展模式,引進優質馬鈴薯種植,持續做好馬鈴薯這篇“薯文章”,讓更多村民在“家門口”務工增收,助力鄉村振興。
據悉,該鄉共種植青薯9號540余畝、青薯15號500余畝,隴薯12號、18號、20號等9個品種原原種示范種植7畝,預計平均畝產4000余斤。下一步,馬泉鄉將按照“增面積、增產量、增效益”的發展思路,因地制宜,科學謀劃,充分利用高標準農田優勢,形成“連村成片、跨村成帶、集群成鏈”的產業新格局,使馬鈴薯種植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,為鄉村振興增添新“薯”光。
聲明:以上文章來源中國甘肅網,如涉版權,請通知0537-3163069刪除。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